

原创 华商网
“路边有景致,家家有笑声!”这是临潼区三庙村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高俊岗的目标。随着“临潼第二条美丽环山路”西黄路的通车和16户贫困户通过市级脱贫验收,这个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
三庙村位于临潼区穆寨街办西南部,距离西安城区约60公里。三庙村有一明朝古庙,传说古时为纪念天官尧、地官舜、水官禹所建,名曰“三官庙”,村取庙名,清咸丰元年(1851年)有村,并简称三庙。作为省级重点扶贫帮困村三庙村的帮扶单位,2016年7月以来,西安中院派出驻村工作队,协调各级相关部门助力,为未来的全村发展出谋划策。
如今,三庙村11个村民小组9个村民小组通水泥路,郭家组、南湾组由于移民搬迁,原住址已基本无人居住。9个村民小组全通自来水,通生产生活用电,网络通讯正常;乡级公路穿村而过,滚水坝建设已经到了地勘阶段;村级敬老院、招待所和村级卫生室建设已经完工,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。
高俊岗是西安中院民二庭法官,但驻村以来,他已完全融入了村民的生活,皮肤黝黑,穿着沾满泥土的登山鞋,或和村民攀谈,或在田间地头查看。村民们见了他,都会停下来热情地和他攀谈几句。
“如何增进人们的幸福感,让家家有笑声?”西安中院驻村工作队的计划是,第一步,以幸福敬老院为平台,把留守老人尽可能照顾好,先减少在外打工的人的顾虑;第二步,通过发展康养产业、乡村旅游,千亩花海、优质蔬菜吸引和鼓励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返乡创业;第三步,政府通过教育改革,更好地解决小孩就学。
三庙村地处深山,沟深林密,植被覆盖率较高,空气清新,共有12棵古树被列为“西安市古树名木”,树龄均在200年以上。其中,村口的“三棵树”名气最大,皂角树、黄连木树、国槐树,三棵古树环抱一圈,成为三庙村最具标志性的地理符号。除了推出“古树村落”的原生态景观,西安中院与村委会通过调研、考察,确定了千亩核桃园和千亩鲜花梯田的发展方案,将传统麦田与玫瑰、常夏石竹、紫锥菊、杭白菊等各色花卉穿插种植,将传统的山地梯田打造成特色的七彩梯田。
为方便游客观光,在村内各个道路口,西安中院都设置了景区指示牌、游览路线图,还有分类垃圾箱。临潼区相关部门请来专业人士创作3D立体壁画,将耕牛、农具、农作物等农耕文化符号画在村民们的院墙上,供来往的游客“打卡”拍照,增添乡村旅游的趣味性。
就在10月底,被称为“临潼第二条美丽环山路”的西黄路正式通车。这段路长约3.5公里,三庙村的村民出村、孩子上学,终于走上了水泥路。在西安中院的持续帮扶下,11月20日,三庙村共有16户贫困户通过市级脱贫验收。
“明年花开了,村子就更美了,游客多了,大家的日子就更有盼头了”,从贫困户到脱贫户的张清德越来越有信心。
华商记者 宁军/文 张杰/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