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云众地
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全国植保体系和科研、教学单位专家会商分析,预计2019年小麦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,发生面积9亿亩次,其中病害发生4.8亿亩次,虫害发生4.2亿亩次。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偏重以上流行风险高,蚜虫在华北大部和黄淮北部麦区发生程度重,条锈病在江汉平原、汉水流域、西南和西北部分麦区中等发生,纹枯病和白粉病在江淮、黄淮高产麦区发生普遍。
• 赤霉病
偏重以上流行风险高,预计发生面积1.5亿亩,需预防控制面积2.5亿亩次以上。其中,长江中下游、江淮、黄淮南部等麦区大流行,黄淮北部麦区偏重流行,其他麦区中等流行。
• 条锈病
总体偏轻发生,预计发生面积3000万亩。其中,湖北西北部和江汉平原、陕西南部和关中西部、河南南部、甘肃南部、四川沿江沿河流域、云南、新疆伊犁河谷麦区中等、局部偏重发生。
• 纹枯病
总体中等发生,预计发生面积1.2亿亩。其中,湖北、安徽、河南、江苏、山东胶东半岛等地偏重发生,西北、西南麦区偏轻发生。
• 白粉病
总体中等发生,预计发生面积9000万亩。其中,江苏淮北和江淮、河南中北部、山东南部、山西南部和甘肃南部等地局部偏重发生。
• 茎基腐病
在黄淮、华北南部麦区呈扩散和加重危害态势,叶锈病在大部分麦区普遍发生,全蚀病、根腐病、叶枯病、病毒病、黑穗病、胞囊线虫病、雪腐雪霉病等病害在部分麦区会造成一定危害。
• 蚜虫
总体偏重发生,预计发生面积2.2亿亩次,偏重发生区主要在江淮、黄淮、华北大部等麦区,西北、西南大部等其他麦区中等发生。
• 麦蜘蛛
总体中等发生,预计发生面积9000万亩。其中,河南西部、湖北鄂北岗地等麦区偏重发生,华北南部、黄淮、西北东部麦区中等发生,其他麦区偏轻发生。
• 吸浆虫
总体偏轻发生,预计发生面积1500万亩。其中,河北中南部中等发生,河北沧州、邢台,河南驻马店、南阳和濮阳等地局部可能出现高密度田块。
一代粘虫、棉铃虫、麦茎蜂、灰飞虱、麦叶蜂、白眉野草螟、土蝗等害虫在部分麦区会造成一定危害。
来源:全国农技中心。云众地服务宗旨:帮助农民科普种植技术知识,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。更多种植技术知识,欢迎关注【云众地】